一直以来有一种说法,说学琴一定要有兴趣,没有兴趣就学不好。而最近又出现不少文章,说学琴有没有兴趣不重要,有的甚至说,笑着学还是哭着学,学习效果上没有什么区别。那么,兴趣到底重要不重要呢?当我们仔细看这两种说法的源头的时候,我们会发现,持兴趣不重要的这种观点的大部分是专业人士,甚至有不少是知名的演奏家,而持兴趣很重要这种观点的,大部分是琴童家长。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?我认为是大家对“兴趣”这个词有很大的误解。
孩子对学琴是否有兴趣,并不是那么容易能看出来的
现在大部分孩子都会学一两样乐器,当孩子长到可以学琴的年龄了,有一些家长就把孩子带到琴行,让孩子看店里面的各种乐器,看看孩子喜欢哪个。还有的会带孩子去听乐器的声音,看乐器的演奏,看音乐会,然后让孩子自己决定选哪个乐器。家长们常常说,要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。自己喜欢,学起来自然就有兴趣。但是家长们往往忽视了一个问题,学琴不像买衣服买玩具,不是看一看喜欢哪一件,买回家就万事大吉了。乐器外观好看,声音好听,演奏起来看上去很美很酷,并不等于学起来有意思。学琴的过程非常枯燥乏味,甚至很痛苦。孩子是否做好了这种思想准备呢?
作为老师,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,孩子在学琴前显示出了极大的“兴趣”,刚开始学没多久,就对练琴有很大的抵触。学琴前哭着喊着要学,没学几个月,哭着喊着满地打滚,说再也不学了。
年龄小的孩子想要什么东西,往往跟风现象很严重,看周围孩子有什么,我也要什么。他们也会把这种习惯带到乐器中来,看到周围朋友在学什么,自己也要学,家长千万不要被这种现象迷惑,以为孩子是真的喜欢这乐器了。其实只是把乐器当玩具,自己也要一个。
在孩子们的想象当中,演奏乐器的样子是自己穿着漂亮的演出服登上台,在聚光灯下万众瞩目之中,在琴上用手随意挥洒,好听的音乐就从指尖像清泉般流淌出来,到处都是鲜花和掌声。而现实是,他们面对着自己的乐器,一个音一个音的数格子识谱,一句一句的反复练习,无休止的练习再练习,大部分时候乐器只是冷酷无情的发出一些枯燥的声音,经过长时间练习,也只是弹出一点点音乐的轮廓,很多时候费尽力气也练不好,家长和老师还总能挑出各种毛病。从此每天都要这般练习,不能有一天休息。真正到了音乐会上台的那天,在众目睽睽之下紧张得心神不宁,口干舌燥,比那些用试卷的考试要痛苦万倍,根本感觉不到任何享受。
当然,也有不少这样的孩子,在学琴的入门阶段非常顺利,每一首新曲子弹几遍就练熟了,进度很快,老师也一直表扬,所以孩子练琴很自觉。正当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很有天赋,对学琴很有兴趣的时候,突然从某天开始,孩子的曲子难了很多,而且也变长了不少,学琴不像当初那么顺利了,经常总也通过不了。孩子就不像当初那么愿意练琴了,开始逃避练琴,是不是孩子对学琴没了兴趣呢?其实,学琴的路很长,在这期间自然有顺境也有逆境。有一些乐器,比如最热门的钢琴,上手的时候很容易,后面越学越难。有一些学生比其他学生更容易上手,学得特别快。但是家长不要因为开始时顺利,就认为这条路很容易走,或者认为孩子特别有天赋。一遇到困难,又太容易退缩。即使是业余学琴,也会遇到好几次瓶颈期,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才能克服困难,进入下一个新高度。
极少有人对练琴真正有兴趣
学琴主要的过程是练琴,上课的时间只占一小部分,演出占的比例就更小了。它和看电影打游戏不同,整个过程都充满了愉快。而学琴的过程充满了汗水和泪水。学琴的人中,99%以上都不喜欢练琴,其中包括绝大多数专业音乐工作者。对于专业人士,练琴和演出就跟普通人上班工作是一样的,主要是一种责任感在督促自己,并不是因为做这一行有多大的乐趣。
作为老师,我们时不时会遇到一些成年爱好者想学乐器。对于成年爱好者来说,没有父母逼着练琴,没有升学特长加分,学乐器完全是出于兴趣爱好。而且成年人的理解力比孩子强,学琴的进度快很多,练琴效率更高。按理说,成年人的忍耐力也比孩子强很多,应该更容易坚持下去。然而事实往往恰恰相反,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,完全靠兴趣的大人们,绝大多数开始学乐器两三个月后就会停下来。练琴比锻炼身体,减肥更难坚持。在父母督促下的孩子们往往能学好几年。
当然,正如各行各业都会有一些极度痴迷自己专业的“书呆子”,比如那些一工作起来就完全忘记时间,忘记吃饭和睡觉的疯狂科学家数学家们,音乐领域自然也有这样的音乐家,一练琴就自己停不下来,乐在其中,不知道时间。但是这样的人总是极少数。
演奏家在台上并不轻松
即使是大演奏家,在台上万众瞩目的时候,心里的压力也非常大,容不得闪失差错。所谓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大众们看到的只是潇洒和风光,背后的辛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。演奏家们在台上往往都会选择那些超高难度的音乐作品,演奏这样的作品,演奏家每天要花超长时间练琴,每个细节要反反复复地练。听演奏家们练琴并不是一种享受,因为他们练琴时并不是像音乐会上那样从头到尾完整地有表情地弹,而是反复地练那些细节和难点,他们身边的人耳朵都磨出茧子,听得都想吐的地步。更不要说演奏家本人,在台上演奏的那些曲子早已经经过千百遍地练习,一点点新鲜感都没有了。
只有高手弹着玩的时候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
当然学琴也并不是没有享受的时候。闲暇时,翻开一本平时不弹的好听的小曲集,从第一首开始,以正常的演奏速度开始双手视奏,音符,节奏,表情都没有什么大的纰漏,听着那些优美的旋律在自己的手指动作下顺畅的流出,轻重缓急恰到好处,就好像已经练熟的曲子一样,这种享受是任何其他爱好所没有的。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,必须要学到很高的水平,视奏能力也要达到很高的水准,才能对那些初中级的乐谱轻松视奏。可惜以目前的音乐教育模式,大部分业余爱好者到了停课的时候都没有达到这个目标。有不少学生拼命拔高考级,等考完了最高级,技术也没有真正达到要求,视奏水平更是远远不够。但是因为拔高考级,一直花大量时间练那些超过自己水平的难曲子,整个过程异常枯燥。导致考完级以后,就失去了练琴的目标,兴趣是从来也没建立起来,所以再也不想碰琴了。
对音乐的兴趣不是天生的,是培养出来的
我前面说过,练琴对绝大多数人都是枯燥乏味的,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多多少少喜欢一些音乐。虽然喜欢音乐不等于喜欢练琴,但是喜欢音乐对练琴有明显促进作用。音乐兴趣并非是天生的,是靠多听多看培养出来的。如何培养呢?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详细讲解。
如果您使用微信,可以通过我的微信公众号进入我的微信讨论群,在群中可以向我提问,或者参与群中关于音乐学习的讨论。
如果您在微信内看到这一页,只要一直按住上面的二维码,就会有一个菜单弹出,您可以在菜单中选择“识别图中二维码”就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。或者您也可以点微信右上角的三个点。
此博客中的所有文章,除特别标明的文章以外,都为梁亮音乐教室(liangliangmusic.com)拥有,欢迎转载到任何媒体,但请注意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。请不要隐去图片中的liangliangmusic.com字样。 抄袭侵权必究。